第29章 千古谏臣杨继盛-《十魔障》


    第(3/3)页

    小龙太子见表哥面露颓丧,忙问道,忠臣什么下场?

    二手道人道,杨继盛参奏严嵩,世宗大怒,将他下狱,有人送先生蚺胆,以增胆气。杨继盛道,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有人劝先生“莫怕”,杨继盛道,岂有怕打杨椒山者。谈笑赴堂受打。

    据《杨继盛年谱》所载:未打之先,心已有定主,打之时,乃两眼观心,舌拄上腭,牙齿紧对,意不散乱,口不呻吟,盖一呼叫则气乱,气乱则血入心,必死。方打四五棍时,心受疼不过,若忙乱者,遂一觉照,自思此心乱矣。于是提起念头,视己身若外物者。打至五六十,忽觉若有人以衣覆之者,遂不觉甚痛,谓之神助,或其然欤?打毕,校尉即推入包袱,抬出至门外,则家人以门扇抬之至法 司门口。巡风官乃同年江西 李天荣者,遂去门扇,药饵诸物尽皆阻住。予两腿肿粗,相摩若一,不能前后;肿硬若木,不能屈伸。止手扶两人,用力努挣,足不覆地而行入狱。

    五龙道人道,杨先生虽是儒生,却是孔门真儒生,明知其不可而为之,令人佩服。

    二手道人又道,狱官受严嵩一伙威胁,不让看望,不给医药。伤口始终无人包扎,在蝇虫孳生、肮脏阴冷的牢房,伤口必然恶化感染。牢房狱卒但见杨继盛稳坐于地,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专注地刮着腿上的肉。碗片并不锋利,腐肉也不易割断,此种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杨公未发一声呻吟。

    下诏处死之日, 四城百姓蜂拥赶到西市, 为杨继盛送行。沿街人山人海, 哭声震天, 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杨继盛昂首挺胸, 视死如归, 当众高唱: 浩气还太虚, 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 留作忠魂补。

    小龙太子道,皇帝果然昏庸,屈杀了这样的好人。岂止是好人,简直是英雄。那后来严嵩他们倒台了么?

    二手道人道:杨公死后七年, 严嵩父子被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等人斗倒。明穆宗登基后, 为前朝冤案大臣平反, 杨继盛是第一人,并追赠为太常少卿。隆庆二年, 直隶监察御史郝杰, 在保定民众的强烈要求下, 上奏穆宗:“保定府是杨继盛的故乡, 本地官吏和百姓请为杨继盛立祠, 以做永久的纪念, 请求批准。”皇帝很快批准, 并定名为“旌忠”祠。

    一番话讲完,众人无不感叹。命运如此吊鬼。

    迟来的正义算什么正义。

    屋内空气非常压抑,就连好开玩笑的赵城隍似乎也在考虑心事。

    正在这时,院门外却人声嘈杂。原来此时,天已经亮了。

    包围浮生巷,千万别让病梅先生跑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