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石原莞尔的烦恼-《高科技军阀》


    第(2/3)页

    “瀚之的意思,是如果我国现在进攻苏联的话,其实是在帮助斯大林脱困,是这样吗?”一直没有说话的蔡锷笑了笑,问道。

    “是的。”杨朔铭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熟悉另一时空战争史的穿越者,杨朔铭给出这样的答案,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一直相信,在自己原来时空的历史中,如果不是希特勒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的入侵,使苏联人一致对外凝聚到了斯大林的麾下,斯大林的大清洗很可能就会提前结束苏维埃政权的统治!

    而斯大林正是因为对德作战的关系,加入到了以英美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得到了英美的大力援助,才得以巩固了自身的统治,确立了战后苏联帝国的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希特勒应该算是斯大林的救命恩人才对。

    而现在,熟知历史教训的杨朔铭,当然不肯去当斯大林的救星。

    “先发制人进攻苏联不可以的话,那先进攻日本,瀚之以为可行否?”蔡锷又问道。

    听了蔡锷的问话,大家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杨朔铭身上。

    “如果苏日结盟,一旦我国对日开战,苏联肯定不会坐视,那样我国便陷入到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了。”杨朔铭说道,“所以对日先发制人,亦不可取。”

    “瀚之的意思是……”蒋百里有些明白杨朔铭的想法,试探着问道。

    “苏联很可能不战自溃,而日本慑于我国和美国联手,未必敢先攻我国。”杨朔铭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从现在开始,即需做好全面战备工作,但是否动手,如何动手,还需要看具体情况。”

    “敌不动,我不攻,但准备却要充分。”蔡锷笑了笑,说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但最后的结果,还是需要用战争来决定的。”

    “是啊!而且到那时打起来,很可能还是两线作战。”蒋百里有些忧虑的说道。

    “从现在开始,多给国家争取一些准备时间,未尝不是好事。”杨朔铭知道大家并不完全同意自己的看法,但他仍然坚持了自己的主张。

    想起在另一历史时空中的“八年抗战”(实际是十四年)中国因仓促上阵而付出的惨重代价,杨朔铭的心里就隐隐作痛。

    那时的中国,因为没有时间和能力用钢铁来铸就长城,就只能用血肉来铸就长城了!

    而现在的他,就是要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中国这一次,将用钢铁的洪流,将敌人通通淹没!

    “从现在开始,大家最好多下去看看。”杨朔铭说道,“争取多发现问题,在开战前完成整改,要不然等到真打起来再去抓,可就晚了。”

    蔡锷明白杨朔铭的意思,不由得又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这位财政部长大人,又要马不停蹄的下去视察了。

    日本,东京。

    漫步在东京街头的石原莞尔,看着繁华热闹的街市和来来往往的面带微笑的人群,心里不知怎么,却感到分外的沉重。

    如今的日本,可以说迎来了历史上最为富裕和繁盛的时期。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战后的日本曾一度陷入“大陆泥潭”,两次侵华战争的失败不但使日本丢失了台湾、琉球和北部朝鲜等重要殖民地,还严重影响了综合国力的发展和战备建设。所幸社会主义的苏联的出现给了日本机会,日本很快结束了和中国的战争,并和中国一道进攻苏联,取得了比台湾和北部朝鲜更加富饶和辽阔的东西伯利亚地区。

    在随后的日子里,日本开始了全面发展,日本天皇裕仁和元老们听从了永田铁山和石原莞尔等人的建议,结束了日本在中国大陆的军事冒险,缓和了同中国的关系,专心经营东西伯利亚属地。在向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量移民发展建设的同时,日本国内也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运动,使得日本快速转入经济发展的时代,由于专心致力于国内建设和打造东亚经济贸易圈,日本不但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军备建设和军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