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燃烧的东京-《高科技军阀》


    第(3/3)页

    鉴于“鸿雁”对神户、东京的低空轰炸效果甚好,中国战时内阁会议正式决定使用燃烧弹对日本全境内选定的工业目标实施轰炸。第一次大规模火攻定于11月9日,目标东京。市内下町地区是轰炸的重点,因为这一带是东京低收入者居住区,相互毗邻的房屋彼此间隔只有一米左右,而且多为木板条建成,这使得下町地区成为中国空军投放燃烧弹最理想的目标。虽然这可能使上万名日本平民死亡,但从军事战略上讲,这就是弥补由于日本工业目标分散而精确轰炸效果不佳的最好方法。

    11月9日傍晚5时32分,第一批“鸿雁”轰炸机在第212轰炸机联队长叶楚少将的率领下,从朝鲜半岛的汉城空军基地起飞。多达354架的g6“鸿雁”轰炸机群的轰鸣声,在朝鲜半岛上空回响了两个多小时,夜间低空轰炸对中国空军来讲毕竟还是新事物,飞行员心中也不停地打鼓,不知此行运气如何。几个月来对日本的战略轰炸,虽说是对日本军民心理上的一种打击,但远未达到杜黑所预言的引起民心士气低落的情况,甚至还使日本平民增添了对华军的愤恨,甚至中国空军飞行员在起飞前都得到提示:“如果你被击落了,要设法尽可能快地让日本军方俘虏,否则,日本平民会当场就杀死你的!”

    经过漫长的航程,夜间21时15分,“鸿雁”机群的导航机率先飞抵东京上空,并向下町地区投下了照明弹,给其它飞机指示目标。警报器在宁静的夜空中尖叫起来,还未等日本防空部队反应过来,先头的两架“鸿雁”轰炸机已经以480公里的时速飞离了市区,身后慢慢出现一条剧烈燃烧着的“火龙”。

    由于实现了轰炸的突然性,日军的抗击十分弱,只有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胡乱摆动和高炮射出的稀疏的炮火,战斗机则一架也没有出现。由于中国空军进行的是高空轰炸,以现在日本战斗机的性能来对付“鸿雁”组成的空中舰队,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日本战斗机多以野战中的进攻战为重点、以5000米左右高度发挥最佳空战性能设计的,因此将战斗机用于国土防空,在当时还不能达到防空作战所要求的上升高度和爬升速率。当时日本战斗机理论升限虽然在10000米左右,但实际升限不过8000米,对万米高空来袭的“鸿雁”轰炸机编队,多数日本战斗机充其量只能保持正常飞行状态,机体稍一倾斜就会立即下滑。因此在空战中只能进攻一次,不能对同一目标进行反复攻击,再加上“鸿雁”战略轰炸机强大的防御火力,用战斗机拦截“鸿雁”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日本航空兵来讲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事。对日本人来说,用高炮防空倒是可行的办法,可要对付高空飞行的“鸿雁”轰炸机,高射炮的口径需要达到120毫米以上,而日军此类高射炮又少得可怜,1943年下半年,偌大的东京地区仅配有120毫米高炮46门!装备质量数量方面的差距,大大限制了日军的反击能力。

    “日本人的战斗机都去哪儿了?”张颖看了看四周黑暗的夜空,自言自语的问道。

    “应该是去拦截‘快刀’机群去了。”机械师袁丹指了指远处闪动的淡淡的红光,说道,“‘快刀’轰炸机的任务就是替咱们把他们引开。”

    “那回去咱们可得好好谢谢他们。”另一位机械师宋荷慧笑了起来。

    “谢什么谢!你小宋让他们占的便宜还不够多吗?”张颖笑道。其他的战友听到她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这架完全是由女性飞行员组成的机组来操纵的轰炸机里充满了欢笑声。

    “该死的倭寇!下地狱去吧!”想到在南洋战死的同学们,杨雨涵收敛了笑容,此时她看到了下方的城区突然亮了起来,一条火龙腾空而起,立刻开始了投弹。

    轰炸机群最前面的2架导航机飞入寂静的东京市区上空,在距地面不足500米空中呈十字交叉地投下了两串凝固汽油弹,瞬即燃起了两条火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为高空中的“鸿雁”主机群标明了轰炸坐标。紧接着,300多架“鸿雁”轰炸机依次鱼贯而下,开始向东京狂泻2000多吨的燃烧弹。期间,还有数十架经过改装的“快刀”轰炸机直接撒下了数十吨汽油,原本零散的火焰迅速聚集成一股烈焰风暴。

    一时间,风借火势,火助风势,烈火席卷了整个东京,一切全都被点燃了。地面温度几乎在瞬间接近1000摄氏度,树木、房屋以及人体全都燃烧了起来,连金属都被熔化了。地面上,大火象洪水般蔓延开来,四处逃窜的人群来回狂奔。但火焰很快就将他们包围,并迅速把他们化为燃烧的焦炭。一些为了求生的人跳进池塘和河流中,但池水和河水在高温下也已沸腾,将他们活活的烫死在了水中。剧烈燃烧产生的热浪甚至使天空中的“鸿雁”轰炸机上下颠簸起来,原本银色的机腹都被熏成了黑色。

    平日里对“鸿雁”机群不利的天气这回也帮了大忙。就在炸弹爆炸的瞬间,一阵大风突然刮了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在各处也燃起了熊熊火势。大风将燃烧的碎片吹过防火线和沟渠。零散的火焰迅速汇聚成一片汹涌的火海,后续飞向目标的轰炸机在40公里外就能看见火光。这些后到的轰炸机穿过滚滚浓烟,机身和玻璃窗都被熏黑了。炸弹舱门打开后,建筑物燃烧的味道侵入机舱。肆虐的大火还冲起数股强大的气流,将几架“鸿雁”转眼冲高了几千尺。机组人员从座椅上弹了起来,有些人还重重地摔下座椅,要不是飞行员有保护头盔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叶楚将军在投完弹以后,爬升到正在发动攻击的“鸿雁”机群的正上方,驾驶飞机在东京上空盘旋,与机组人员一道仔细观察,收集供日后分析评估的数据资料。叶楚通过无线电密码将大火焚烧的状况报告给了罗亚森将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