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前夜-《高科技军阀》


    第(2/3)页

    西部国境的苏军已经直接感受到国境线那边庞大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存在。西伯利亚特别军区3月21日发出的密电指出,他们当面的华军已经在夜间拆除了铁丝网,边防军可以听到对面森林里传来的坦克履带轰鸣声。然而在此前一天,苏联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华西列夫斯基按斯大林的指示发给军区的密电仍然不同意该军区部队进入野战工事。10天前,从塔什干赶来的1个军官曾经问这位副部长,战争何时会爆发时,他的回答是:“今后15天到20天要是不打起来就算不错了。”无论斯大林,华西列夫斯基还是西伯利亚特别军区,都不知道在3月19日,杨朔铭已经起草了“告华夏军民书”(20日下发)。这份对苏作战宣言宣称为了“拯救我们整个华夏文明不受‘布尔什维克瘟疫’侵犯和保卫亚洲的文明世界,必须发动对苏联的战争,并一直到消灭敌人为止”。但中国政府当中,反对和苏联全面开战的仍大有人在,随着对战争的日益临近,他们心头不安地情绪也越来越重。正如他们告诉记者们的那样,“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将和一个有着坚定的信仰的敌人作战,战斗会无比艰巨”。尽管这些官员们充满了疑虑和不安,但杨朔铭坚持不肯(事实上也已经不能)放弃进攻苏联的计划。

    1944年4月1日,西伯利亚,苏联国境线,小镇。

    这里的雪天似乎没有尽头,每天都在下雪,似乎没有一天停止过。

    一队苏军士兵搭乘马车到了一个被用作物资转运站的小镇,在那里,食物、毛毯、药品和其他的给养被放置在一些大木房里。镇上的每一个地窖里都堆满了武器弹药。镇上还有一些武器维修点,有些在户外,有些在户内。那些修理坦克的士兵不时地向手指哈气,以使自己的手指不至于太僵而拿不住扳子。在小镇的外围有一个精心修筑的战壕体系和一些碉堡。

    这天下午,这支小部队组建了一个用俄国四轮马车改制而成的运输队,这些马车的轮子上被绑上了雪橇。他们的运输队中还有几个真的雪橇。这些雪橇都是从俄国农户手里征用的。当他们向西北方向驶去,这是一个靠近中国边境的区域。每个人都发了御寒的特殊干粮,新的急救包和够用两天的饭菜。一路上只看到了一个哨兵,当经过他的时候,他抽着自己的烟斗,缓缓地向他们挥了挥手,哨兵的双脚深深地没在雪里。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雪开始越下越大。虽然苏联军靴的防水性能非常好,但它们毕竟不是为在半米多高的雪地中行进而设计的。他们很快就感到力不从心了。士兵们不得不抓住马的鞍子或是雪橇的边,把那里当作是他们的拐杖。一个人在试图抓住马鬃时还扭了手指。由于马的速度要比他们快,所以他们都不得不尽力赶上马跑的步伐,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有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军官会停下来看着车队从自己身边过去,然后就借口检查大家的队列而试图缓口气。当那些军官重新回到队列时,他们总是在所有车的最后面。

    苏联士兵们在黄昏时终于停下来休息。他们感觉自己就要虚脱了,瘫软在马车的架子上。军官们也一屁股坐在雪地里。

    所有车队的人员现在都躺在或是坐在了雪地里。

    一个士兵问道:“我们今晚不会在这里过夜吧?”他们彼此不安地相互看了一眼。

    “我不管别人怎么干,反正我走不动了。”另一个士兵说着,打开了自己的饭盒。

    “这是因为你现在出汗了。休息一会儿,就会觉得冷了。你如果不活动的话会被冻伤的。”有人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