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华西列夫斯基及日加列夫两同志:请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及空军司令员——各自就自己所属——整顿一下译电工作。约?斯大林。1944年8月25日。” 这件事发生在可怕而炎热的8月份,而当时各个战场上正在决定不知多么重要的问题!这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在支配着斯大林:一切问题都要亲自抓、亲自解决。一个人代替大家来做决定。 斯大林逐渐卷进了战争的残酷节奏,不过暂时多半还只是作为批准或否决总参谋部建议的人。他始终试图找到能够影响局势的某些新杠杆。所以他签署了关于加强空军反坦克作战的指示。在听取了关于新兵得不到武器的报告之后,斯大林坚持由大本营就这个问题给各部队发出一份专门指示:“应向现役部队全体指挥员、政工人员及士兵讲清楚,在战场上丢失武器是最严重的违背军人誓词,犯这类过失的人应受战时法律惩处。应增加编制内的武器收集队的人数,并责成其负责收集战场上遗留的所有武器……” 战场上的现实本身很快就会校正苏维埃最高统帅的工作程序、风格和方法。 入夜时分,北京,居仁堂,华夏联邦大总统府。 “怎么还不休息……”黄韵芝看着杨朔铭还坐在灯下看着什么,不由得出言提醒道。 “我呆一会儿再睡。”杨朔铭冲她摆了摆手。 黄韵芝来到了他的身边,看到杨朔铭手中的文件似乎是一份判决书,不由得很是惊讶,当她看清了上面有东方白的名字时,脸色不由得一变。 “白儿他怎么了?”她问道。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犯了错,也是一样。”杨朔铭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判决书交给了她,“虽然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功劳是功劳,不能这么抵消。” 黄韵芝不明白杨朔铭在说什么,她接过判决书,仔细的看了起来。 “以华夏联盟的名义,由集团军级军法官梅汝楠、师级军法官包世勋和黄德宾组成的华夏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在书记员、军法官马强参与下于1944年7月7日在北京市秘密审理了下列被告的案件: 1.东方白,1913年生,原任装甲教导师师长,陆军上将; 2.胡琏,1907年生,原装甲教导师第1装甲旅旅长,陆军中将; 上述两人被控犯有华夏联邦刑法第63至2条及第76条规定的罪行; 3.余程万,1902年生,原第11机械化步兵军军长,陆军中将; 4.杜玉明,1904年生,原第17装甲师师长,陆军中将; 上述两人被控犯有华夏联邦刑法第180条第2款规定的罪行…… 第(2/3)页